松紧、虚实是中国艺术经常谈到的词汇。在书法中,好的作品,充满灵气的作品一定是要强调“松”,这是艺术理解的一个关键的开始。当然,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很多人学习书法并非艺术目的,或者没有把书法理解为艺术,是以“紧”为第一要义。更加强调书写工整的实用性。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艺术的学习首先要强调“松”,更多是首先让自己刻意的思绪和动作放下,找到自然本能的状态,进而采取驾驭“紧”,这里的紧是和松相对的,并非刻板死守规矩之意。
书法的“松紧”和“虚实”是相对的概念
汉字的范畴太多,不同语境下同样的词汇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把“松”理解为体认一种自然本能,则语气相反的“紧”的概念则是刻意的,后天的非艺术性的规矩恪守。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而我们在艺术语境下所说的“松”其并非独立的概念,它对应的“紧”是与其相辉映的,不可分割的另一面,这种状态描述下的“松紧”其实就是弹性。只有松或只有紧,都没有弹性,艺术追求的不是松,也不是紧,而是弹性。
同样,在艺术语境下的“虚实”也是相对的概念,二者是共同影响的,并非二选一。没有虚的实,则没有生机,没有实的虚,则是虚妄。虚和实共同构建的是一种中和的概念,中国文化追求的不是枉然的虚,也不是死板的实,而是虚实相间的中和之态。
“松”与“懈”的体认区别——武术与书法的共同体会
“松紧”这对词汇,仔细琢磨,其实是一种身体上的感觉,故而武术在这方面要求更加的多。内家拳尤其是太极拳格外讲究放松为先,因为人们长期伏案工作,肌肉紧张欠缺弹性和协调,更离中和之旨。
而“松”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懈”,故而太极拳总是强调“松而不懈”。我们前面说过,“松”是和“紧”共同的整体,因为紧而有原则,因为松而灵活。所以松弛的目的,是留出空间,保持弹性,而“懈”则没有对应的“紧”,则就完全倾覆。
这是“松弛”和“松懈”最本质的区别。太过于紧,就是溢,而松懈不是满,而是另一个极端“倾”,其结果和“满”是一样的,都是倾覆。故而孔子云“过犹不及”。不足和过了,都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度”的中和之旨。
所有的艺术都讲松,都是为了弹性动能所体现生命之律动。所以,真正的松是有对应的紧的,是二者平衡对立统一,如果二者都是松就是懈,故而,松在哪里并非难理解,对应的紧在哪里很关键。书法,武术,乐器都是一理。
书法执笔或者结字,太过于紧握,和脱手都是不可以的,字形可以大开大合,但是依然要有紧缩中宫之意。如同黄庭坚的行书,虽然笔画辐射,但是仔细观察,内在的紧缩依然紧守门户。
同书法一样,武术的站桩,也是要放松,但是如果懈,就无法保持站立。问题的关键点不是哪里松,而是哪里应该紧。紧的地方对了,松就很好找。
中国内家拳,从生理来说,松弛的应该是肌肉和筋,而紧的应该是骨,强骨而松筋肉,中国拳真正想练的是膜。称之为“玉树挂宝衣”,即筋肉如衣服挂在骨头上,进而锤炼膜。骨是紧,而筋肉是松,找对骨之位置才是站桩的关键。
所以书法欣赏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松带来的生机灵动,而书法的学习,则要关注紧的原则性方能学到真义。
“虚和实”的听觉表达——洞箫与书法相通经验
洞箫是由气息与竹壁共振而产生声音,那么气息强弱的控制则会影响声音的质量,音色的变化。也可以有浓淡虚实的变化。音色的浓淡,在于气息力量和长短的配合,如同书法的用墨,是墨和水的调和。
好的洞箫音色,就如同书法用墨一样,能吹出声音线的浓淡之别。浓淡即是虚实之感。有的音弱几乎无,却不断却,而有些音则可以共振厚重,表达明确的声音走向。
书法用墨的虚实好比箫声音色的浓淡,而书法章法上的虚实,则对应到箫曲的旋律节奏上。这些都是情绪的艺术化表达,书法和洞箫是视觉听觉的通感,从不同角度表达虚实的美学意境。
李瑞清书法
欹器的蕴含——弹性与中和之道
欹器,是一种计时器,类似沙漏。关于“欹器”的最早的有关记载,可见于战国时《荀子》一书《宥坐》编。
《宥坐》篇的记载如下:
“孔子观于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欹器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这与老子《道德经》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理,虚即留出发展空间,静即松弛,笃是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的心性,静笃就如同松紧所带来的弹性。
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如同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说的就是“度”的智慧,在中国文化追求的中和之旨。
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
古人总能在生活中找到为人处世之道,这个欹器就是“满招损,谦受益”的现实外化。孔子说说“虚则欹”表达的就是弹性之美,而中则正,满则覆,则表达了中和之旨。
弹性与中和是中国文化追求的一种特色。中和更多的用于哲理参悟和处事之标准,而弹性则更多的用于艺术的表达中。中国的艺术和为人处世是结合在一起的,故而弹性与中和也不可分割。
鲁国的欹器,影响了后世的很多文人艺术家,他们把这种智慧当做一种身心调整的重要准则,我们不妨看看书圣王羲之是如何描述写书法时候的身心调整的: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王羲之《笔法诀》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4-01-23 21:24
本文来源:书法杂谈 - - 中国文化的中和弹性智慧 弹性与中和之道
本文地址: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4784.html
加入我们: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翰丹” 。新翰丹书法交流QQ群:6209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