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23

    2024.01

    书法之文化性 由书法看事以穷理与立理限事

    很多人都认为,书法在古代是一个职业,而书法家是古代的以书法为擅长的艺术家。其实不然,书法只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由书写而发展出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古代并没有专业的书家。我们熟悉的“苏黄米蔡”,“欧颜柳赵”其实都是文人政客。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书.....

    标签: 书法 文化 文化性 穷理

  • 23

    2024.01

    书法艺术该向世界展示什么 中国特色的形式

    外国人首先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形式是陌生的,所以会感觉到神秘而好奇。而当你的艺术触碰到了共通的领域,他们也能感受到,不需语言解释。中国的书法,其实是徒手线的高级境界,完全可以和很多国外的绘画家切磋交流,在视觉艺术的高度上求同存异。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经历希腊之.....

    标签: 世界 中国 书法 什么 展示 形式 特色 艺术

  • 23

    2024.01

    书法成语典故介绍 美女簪花

    书法不仅仅在于气势流动产生的节奏旋律之美,在细节的处理中也凸显了美感。细微的布局,细微的力度,笔意方圆之间,透露了不易察觉的细节气质。学习书法,不仅仅要有宏观的视野和气度,也要有细微的技术来表达不同情境下的心情。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书法成语典故中,也有不少.....

    标签: 书法 介绍 典故 成语 美女簪花

  • 23

    2024.01

    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延伸

    汉字是中国文化最核心本质的表现形式。汉字不仅仅是汉语的文字符号记录,更关键的是,汉字集成了更多立体的信息,这里包括物象观察的姿态,生活状态的记录等等。而书法形式的出现和汉字则共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虽然汉字和书法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

    标签: 中国 书法 审美 延伸 文化 汉字 特点 艺术

  • 23

    2024.01

    书法以艺入道 更是抒发情感绝佳选择

    书法,即是抒发情感,也是以艺入道之法,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而若是入道之法,则要用另一种道理看待美学的神秘意境。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修炼的障碍之一,是陷入.....

    标签: 书法 抒发 选择 入道 情感 绝佳

  • 23

    2024.01

    学好书法 先要敬畏古法

    书法的正大气象,来自书家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豁达胸襟和一颗向上向善的悲悯之心。学习书法,如果你能喊出百名古代书家,通临百篇经典碑帖,涉足百座古寺庙宇,发表百篇文学作品,结交百位知心书友,那,您的书法就应具底蕴了。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书法,如果只是随意玩儿.....

    标签: 书法 学好 敬畏

  • 23

    2024.01

    书法与人的关系 书法美学中处处都是人体的比拟

    书法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某种思维特质,如“以感为体”,即用对自己身心感知为认知出发主体,去感诸万物。中国文化的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具有代表特点的,即观察任何物象都要和自身对接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汉代.....

    标签: 书法 人体 关系 美学 都是 处处 比拟

  • 23

    2024.01

    书法是心迹墨痕 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最靠近内心的记录

    古人蘸墨写字,为记事,也为词章诗文的文学表达。而对于书法,则有另一番意味,即书写本身。艺术往往是过程的,而非目的的;是感性的,而非结果的。艺术家当然要有自己的表达目的,但是当艺术家把他的艺术目的说的越清晰,他的艺术性也就越弱,他所营造的美就只剩下了概念。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

    标签: 书法 内心 古人 我们 留下 记录 心迹 墨痕 靠近

  • 23

    2024.01

    书法中的认知结构 体会笔法的自然

    关于中国哲学中的这个“体”有人说是“虚无”、有人说是“气”,有人说是“心”,总之,是非实体,非固定的真理本源,其实最概括的词还应该是“道”。“虚无”是道的状态,“气”是道的演化,而“心”是认知道的途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

    标签: 书法 体会 笔法 结构 自然 认知

  • 23

    2024.01

    书法与人品 现代人对字如其人的理解和古人是不同的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表现,在西方心理学里,也有通过字迹反推心理活动的“笔迹心理学”。书法作为手迹,自然也能折射出书写者内在的精神世界。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但是,书法和人品真的相关吗?本文将会和大家探讨这个.....

    标签: 不同 书法 人品 其人 古人 现代 现代人 理解

  • 23

    2024.01

    中国书法的时间性 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书法具有时间性,故而书法有两个关键原则,一个是笔势笔顺,一个是不可重改。秦李斯《论用笔》 中说:“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用笔的时间性原则,而且着重强调了对时间性的尊重,即不得重改。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标签: 中国 书法 自然 时间性 不得

  • 23

    2024.01

    书法艺术不是技术 它是书法家感情的传达

    书法的艺术性,是书写者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世界体验的方式。同样是书法作品,不同的艺术眼光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大体来说,有两种艺术的欣赏角度。一个是对技术的观赏,一个是对技术后面“体验表达”的观赏。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对技术的观赏,是与人脱离的看法,.....

    标签: 不是 书法 书法家 感情 技术 艺术 传达

  • 23

    2024.01

    憨山大师欣赏 书法钩玄

    憨山大师,本姓蔡,又名德清,故世人又称其为憨山德清,是明朝的四大高僧之一。据史料记载,憨山大师曾经先后两次来到五台山,一共住了近九年,在五台山修禅悟道,同时也在五台山印证,可以说,憨山大师的参禅悟道活动与五台山紧密相连。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憨山大师不仅是一.....

    标签: 书法 大师 欣赏 书法钩玄

  • 23

    2024.01

    书法与武术的融通性 学习中的体会和现象

    书法与武术在内在的机制中往往有融通性,二者的学习经验有时候也有互补,这里谈一则学习中的体会和现象。这里所说的“过度”并非违反技术规律之言,若是违反规律之“过”则出偏而打破平衡,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所有的最佳妙处,都在“度”中,而这个某种程度也是任何艺术技.....

    标签: 书法 体会 学习 现象 融通 武术 融通性

  • 23

    2024.01

    洞箫与书法的相通性 各异箫色对书风

    洞箫在演变的过程中,因为地域风俗不同,也有了不同形制出现。正如汉字书法在时间长河的演变中,因为规范化和便捷性的不同需求,产生了多种字体。不同的字体也有不同的性格,如同不同形制的箫,也有不同的音色和特点。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洞箫与楷书洞箫是最常见的箫的种类,.....

    标签: 书法 洞箫 相通性 各异 箫色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