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书法怎么运笔才算是正确 是尽量垂直用笔还是斜执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31阅读数:118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学书法的人,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儿,就是“中锋运笔”。何谓中锋?据说是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便叫“中锋”。何谓中锋运笔?据说是让笔尖儿常在点画的中心,不偏不倚地运行,便叫“中锋运笔”。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近世书家动辄以中锋为本,将中锋作用说得神乎其神。如:

      清代笪重光:“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

      清刘熙载:“书用中锋,如师直为壮,不然,如师曲为老。兵家不欲自老其师,书家奈何异之?”

      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

      白蕉:“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

      沈尹默:“笔锋在点画中行动时,墨水会随着在它所行动的地方顺着尖头流注下去,不会偏上偏下,偏左偏右,而是均匀渗开,四面俱到。这样形成的点画,自然不会有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等偏向的毛病,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毛笔不是钢笔,笔尖儿是软的,在触纸的瞬间,笔尖儿就变成侧锋。这是基本事实!更何况,书法在挥运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偏不倚地做机械式平移。要是谁真地那样去写字,不被人们当成笑话才怪。

      所以,中锋在哪里?!中锋用笔,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

      既然没有中锋运笔,那么,怎么运笔才算是正确的呢?是尽量垂直用笔,还是斜执而用侧锋?

      关于用笔,古人曾提出过很多原则,如:“横笔立下,立笔横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欲下先上,欲左先右”等等。这些说法的本质,实际上都是侧锋落笔、侧锋收笔以制造芒角增加动感的含义。

      让我们仔细看一看那些名家的墨迹本,你就会发现,横画也好,竖画也罢,笔画根本不是一般粗细,而且在笔画的两端,常常会出现芒角,而这就是侧锋造成的效果。

      图片116:王羲之《得示帖》

      图片117:王献之《新妇服地黄汤帖》

      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二王的书作:

      很多横画左上角的小尖儿,并非写成,而是急促搭笔时自然而然形成的;笔画粗细之间变化非常强烈而且突然,除了硬芯毛笔这一工具因素之外,斜执笔用副毫加粗也是其关键因素。

      而后世临摹者,由于是垂直执笔,在同一个笔画却粗细突然变化这一点上,却只能束手。

      《翰林粹言》中有:“侧锋取妍,此锺王不传之秘”。

      杨守敬在《马鸣寺根法师碑》的评语中也曾言:“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所谓藏锋者,并非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面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之谓。后人求藏锋之说而不得,便创为中锋以当之。其说亦似甚辨,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且不论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伏,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有诸法之妙乎?”

      这也就是说,“侧锋运笔”才是真正的王道。只有侧锋落笔侧锋收笔,才会在笔画的前后两端制造出芒角,才能使得这个笔画和上一笔连起来看时具有动感。

      可惜的是,在“中锋运笔说”的影响下,执笔方法常常被人以讹传讹。结果就导致了很多人在书写时,几乎完全垂直用笔,将本来是连带效果的芒角,要么泯灭在笔画之内,要么当成了笔画进行僵硬地书写,结果人为地增加了动作,增加了书写难度。

2024-01-31 21:43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浅论中国古代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书法艺..
下一篇 »

最新开班报名

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招生简章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