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书法杂谈

书法杂谈

  • 22

    2024.01

    开国上将萧克书法欣赏 笔墨散淡不失飘逸

    书法这种美的意识的拿捏是打开始就具有的,而且是流动的,不会因为两者的身份不同,或者说动机不同而有所改变。就像陈振濂先生说,有美的创造,就有美的欣赏。这样看来,二者也是同步进行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今天要和大家谈的这位奇人,是开国上将,也是作家,是诗人,也.....

    标签: 书法 欣赏 笔墨 飘逸 开国 上将 萧克 散淡

  • 22

    2024.01

    书法的结构非是字形设计 而是立体的综合规划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传授诀曰: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忙则失势,缓则骨痴,瘦则形枯,肥则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开头说的即是拿笔的状态,要“圆正.....

    标签: 书法 结构 而是 设计 字形 立体 综合 规划

  • 22

    2024.01

    书法风格探讨 书写姿势影响其风格

    书法风格探讨:看魏晋隋唐之字,总感觉与宋元明清有根本不同。究其根本却一直无有头绪。多年之前,才能去四川一个朋友的书画室交流参观,看其工作室墙壁粘着毛毡子,上又磁铁压住作品。突然恍然大悟,宋代之前没有书案,其书写姿势大多是立面书写,这种姿势应该深刻影响了风格。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ldq.....

    标签: 书写 书法 姿势 影响 探讨 风格

  • 22

    2024.01

    书法之韵 书法是看得见的时间

    音乐是听得见的时间,书法是看得见的时间。中国文化侧重感知性和时间性,故而书法和所有中国艺术一样都表达了这两个特征。而音乐则更能表达一种线性的感知,这种感知由听觉而入,产生一种立体的美感,是所有艺术之共性,古人称之为“韵”。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好的.....

    标签: 书法 时间 看得见

  • 22

    2024.01

    书法笔法浅说 学习不可好高骛远妄自尊大

    书法之形态是结构之所呈现,而外在结构是笔画摆布,内在结构则是力和节奏的变化,内在表达为外在的某种姿态,那种姿态从外在很难描摹,即很多人感觉临帖总是“形似不神似”,即缘于内在系统的不甚了解。故而古人说“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是也。其法具后。”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

    标签: 不可 书法 学习 笔法 浅说 好高骛远 妄自尊大

  • 22

    2024.01

    书法入门十条 初学书法者不可错过

    所谓入门,也就是按照规则,达标。当今的规则,已经简化为技术层面的规则,精神上的联系基本上切断了。人们在临写颜真卿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知道颜真卿是何等人物。同样,即使天天使用的工具,也可以完全不知道它的历史、它的特性。这是很糟糕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这里讲的书.....

    标签: 不可 书法 书法者 入门 初学 错过 十条

  • 22

    2024.01

    书法墨迹 是作者由内而外的表达

    书法作品作者通过笔墨技术和书法造型表达内在 。任何艺术的表达,都是艺术者的一种通过技术的由内而外的衍生。这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链条,都是可以传承的部分,也是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也因此产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衍生部分,总体来说是相,“.....

    标签: 书法 墨迹 由内而外 表达 作者

  • 22

    2024.01

    书法物象之理 以书为象察自然

    在更早的唐宋文人那边,他们通过书法观察自然物象之理,以书为象,观察自然。要坦荡胸怀观察万物以寻其妙处,可见今人与古人差距有多少。在这点上,唐代的张怀瓘在他的《六体书论》里说的很清楚。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

    标签: 书法 自然 物象 象察

  • 22

    2024.01

    书法的境界 万物齐一

    “万物齐一”是一种感受,即当你学问通达,感知相融,才知道,所有万物,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源头不断衍生的。这是一种整体全息的感知,并非分散个体的某种联通。只要你有艺术体验,即能从内在明白这个道理。如若无感,则理解其实无从谈起。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无感而.....

    标签: 书法 境界 万物 齐一

  • 22

    2024.01

    关于书法的概念 在理论研究方面多有概念不清之处

    概念之争,在书法领域,古已有之。比如“楷书”与“隶书”的书体概念,古今说法难于一致。书法三十年以来,在理论研究方面,多有概念不清之处,其中,尤以(一)书学、书法学、书法研究;(二)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三)书法史;(四)书法思想、书法哲学、书法精神、书法文化;(五)书法本质、书法本体.....

    标签: 书法 关于 方面 概念 理论 研究

  • 22

    2024.01

    如何正确的看待书法 书法与中国艺术的认知误区

    中国的书法乃至中国的艺术,是极其强调参与感的,即无时无刻不表达一种临场感和沉浸感。作为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书法体现了即时性的瞬间表达,更多的体现了时间性原则。然而很多看待书法的观点,其实是基于“旁观者”的视角,不关注过程只关注结果,是在观赏汉字墨迹的“空间占位”。想了解更多书.....

    标签: 中国 书法 如何 正确 看待 艺术 误区 认知

  • 22

    2024.01

    学习书法不可硬套公式 要能够灵活的表达

    书法学习,受时代思维的惯性,便有一套类似“公式套用”的学习思想,成为了普遍认知。大部分人在学习之前其实都是外行,他只能看懂表象的规律性,所以大部分所谓的“方法”其实都是指表象的规律性。故而,当教学者示范了表象规律性,学习者就以为这个是一个可以套用的“公式”了。想了解更多.....

    标签: 不可 书法 学习 灵活 表达 硬套 公式 能够

  • 22

    2024.01

    书法专与泛的问题 如何取舍

    关于书法专与泛的话题,想起苏轼的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这句话来看,似乎又是“博观”在前了。其实这都是有前提的话,博观的前提已经有了部分专精的内容,没有定点哪来博观之理呢?所以,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rdquo.....

    标签: 书法 如何 问题 取舍

  • 22

    2024.01

    书法形态的演进 影响个人书家的风格构建

    书法汉字形态的演进,也深刻影响了个人书家的风格构建。汉字在道家看来是宇宙之起始,道家有文字崇拜的传统,认为天文是一切起始,是文字创造了世界,而非世界创造了文字。汉字的起源是来自自然的一种痕迹,即天上的云纹,地上的纹理。故而称之为“天文地理”。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

    标签: 书家 书法 形态 影响 风格 演进 个人 构建

  • 22

    2024.01

    书法的定义 到底什么是书法

    关于书法的一个核心的问题,也就是书法的定义,到底什么是书法。第一个观点:书法其实就是艺术,属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这是很多网友,尤其是从事书法行业的网友的一个显著的观点。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根据百度百科解释(我们先不管百度词条的创.....

    标签: 书法 什么 到底 定义